第一作者简介:林霖(1985—),男,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天然气水合物勘查研究工作,E-mail:linlin_gmgs@16com。 摘要 南海北部海域的高分辨多道地震数据显示出较大范围的 BSR 反射特征,预示区域内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量较为可观。
摘要:本文通过对南海中北部陆坡区地层的地震相和沉积相分布特征、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的综合分析,研究其沉积层序的特征,并对该区域沉积条件与水合物聚集成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在马利克的三角洲相的砂岩层中以及日本南海海槽的浊积砂岩层中都钻遇了高饱和度的天然气水合物,这表明高饱和度易于开发的天然气水合物优先在粗碎屑砂岩中富集,受沉积相控制明显,这一结论为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学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 510760 摘要: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潜力区HS-373PC岩心表层沉积物中古菌多样性,从沉积物中提取总DNA并扩增古菌16S rRNA基因序列,对克隆文库进行系统发育分析。
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始于1999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首次在南海北部陆坡西沙海槽区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前期调查,完成多道高分辨率地震测线533km,首次在西沙海域发现存在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要地球物理标志———似海底反射层(BSR)。
一般在大型软件平台中都采用统一的数据管理系统,如Landmark软件系统中的Oricle数据库,该数据库统一管理了井坐标、分层、曲线、井斜轨迹等一切井数据。而其功能模块则分门别类、成树形结构的集成在系统平台中。
计算机在石油开采的具体应用如下:石油勘探中,超级计算机可以用于计算钻探的位置。地震勘探利用地下介质的弹性差和密度差,观察和分析地球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响应,推断地下地层的性质和形状,从而确定油气的准确分布。
系统中存在一个以全局的方式管理计算机资源的分布式应用系统。 分布式软件系统(Distributed Software Systems)是支持分布式处理的软件系统,是在由通信网络互联的多处理机体系结构上执行任务的系统。
这个研究系统有强大的计算机工作平台支持,模型研究与模拟研究结果的迭代反馈降低了地质解释中的多解性,是新一代石油地质勘探研究工作系统。该系统在珠江口盆地应用,显示了研究系统的具体应用效果。
因此,有必要对油气勘探开发综合研究的勘探开发数据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即开展数据管理与应用需求分析,从总体上设计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数据资源规划(Data Resource Planning,DRP)的方法主要是基于软件工程理论和IT战略规划的各种方法论。
因此,在调查时要视调查的目的与要求,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调查,使各种方法优势互补,以便取得最佳的成果。
冲击钻井现在已基本上被旋转钻井所代替,仅在一些埋藏浅、压力低的油田还能见到。 旋转钻井方法提高钻速的根本途径是改变钻井方法,这正是旋转钻井法产生的原因。
“七五”期间,第二代航空物探方法技术、频谱激电技术、数字测井技术、井中物探技术都有新的发展,在找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石油物探方面,由于普遍采用了数字地震仪,对于提高油气勘查水平和效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优选出30~50个油气有利目标区和5~10个勘探接续区,直接促进大中型油气田的发现。
③深水区少井-无井情况下碎屑岩储层预测技术;④深水区少井-无井情况下天然气检测技术;⑤制定了深水井场调查规范,集成相关技术12项;⑥创新集成了深水钻井油气层保护与快速识别技术组合。
因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测,研究区井场附近的土壤中Cr、Pb、Zn元素受油田开发过程中落油污染的影响较大,而As、Cu和Ni元素受落油污染的影响较小。